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上市即巅峰,这种情况已经不再罕见,但细看到风险时,往往已经晚了。天有为,以汽车仪表为主营业务的公司,带着行业的“潜力标签”于今年4月登陆上交所,却在短短九个交易日里完成了从光环照耀到跌破发行价的剧烈转折。发行价93.5元,看似颇有吸引力,和同行的市盈率相比,甚至低估了一倍。头顶低市盈率的光环,天有为似乎让市场看到了更多炒作的空间。
这种空间在实际的市场表现中变成了什么样子呢?上市首日,股价高开高走,飙上140元的高位,引发大量抛盘,之后一路下行,最终收盘涨幅定格在24.06%。市场的狂热来得快去得也快,短线投资者如同上了一辆开往沉重止损的过山车。如果以低市盈率为核心吸引力的定位当时还让人心存侥幸,那么接下来的股价表现彻底打破了幻想。次日再跌6.98%,紧随其后又是5.51%,首日追高者无疑吃了一碗难以下咽的苦果。不到十个交易日,天有为的股价破发,像是一场现实版的教科书案例:新股市场狂热情绪下的风险总不缺主角。
这家初登资本舞台的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全液晶组合仪表、电子式组合仪表以及双联屏仪表等,占据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大多数。乍一主营方向包括现代汽车集团和国内车企一汽奔腾、长安汽车这样的客户,还真能给人一种“未来蓝海”的幻觉。毛利率达到34%,净利率冲上23%,数据也实打实不错,难怪不少投资者愿意为它在资本市场上下注。可惜,资本的规则是现实的——盈利能力不等于市场定价,短期炒作对基本面的疏忽几乎是悲剧总会发生的前奏。
这一切还得从它上市首日的嚣张行情说起。股市大户们眼疾手快,散户一拥而入,中签率只有0.03%,但凡能抢到的,几乎都满怀期望地押注回本。市场情绪就是这样,从一个方向狂奔到另一个方向,往往没给人留太多时间喘息。可天有为的走势却将这种情绪反手打了个耳光。当日大幅高开后引发的狂热抛盘,短时间内让股价吃到了不小的冲击。不少追高投资人当天亏了25%左右。没能抓住第一天的机会,接下来的亏损接踵而至,像是一场不可阻挡的雪球效应。
市场显然已经转向。几天后,当人们以静态市盈率13.7倍来重新衡量这家公司时,发现这看似稳健的数据已经与恐慌蔓延的市场气氛无法匹配。许多经历这一波行情的投资者还有心情追问,是不是进入买入窗口的时候,更多人则早已丢掉了兴趣。市盈率看起来不错,但股市的游戏本就不是简单的数学公式。特别是情绪主导的短期市场,看得见的风险总比看得懂的数据来得更加刺眼。再好的公司,一旦成为投机筹码,都会被挥霍成毫无价值的符号。
天有为的故事难免让人想起那些同样经历过“过山车”的新股案例。从上市即巅峰,到后来的窝囊跌破发行价,各种案例早已成为资本市场的“常规剧情”。不同的是,有些公司幸运地在跌后稳住,逐步回归正确的估值区间,而有些却最终沦为资本试探中的牺牲品。资本的本质是增值,而不是慈善,任凭基本面再光鲜,最终还得看市场会如何审视这笔交易。可惜的是,很多人往往等到数据一片狼藉时才开始遗憾,这时想再盘回局势,几乎是无望。
放眼过去的资本市场,我们或许能看到不少前车之鉴。2000年的“互联网泡沫”或许是最著名的一个例子,数百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后被资本热潮推上高点,却在泡沫破裂时跌得惨不忍睹。当红的明星股由万众追捧转瞬沦落为无人问津。从这段历史我们不难看出,资本市场从来不是靠“故事”驱动的,而是靠切实的商业价值。而天有为会成为哪一种新股?它能从跌破发行价的泥潭里爬出来吗?这是投资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。它的主营业务能够有光明的未来,但能否在资本市场的“试炼场”中证明自己,这需要更多时间。
回到汽车零部件行业本身,天有为的定位显然有着一定的发展前景。过去几十年间,汽车电子仪表的发展恰恰是技术迭代的象征。传统的机械式仪表渐渐被电子化、液晶化取代,甚至走向一体化的智能车载系统。技术脚步从未停歇,但立于此基础上的公司却是几个月就能变天。天有为的跌破发行价,即是情绪驱动的结果,也反映了这个行业的残酷现实。在资本市场上,光有潜力不够,还得有稳定发展来支撑潜力。
这次事件再次提醒了投资者,资本市场短期投票机的本质。有人说,追逐机会的成本永远高于等待机会的耐心。对于天有为,或许真正懂得它价值的人还需要等很久,毕竟短期的抛压让一切都蒙上了市场情绪的阴影。好的公司终究会找到价值体现,但市场也绝不会惯着什么人。
大牛证券-网上在线炒股配资-炒股配资平台网-可信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